名人學英文 _ 張忠謀
2019/11/6
專題

 

      中日戰爭爆發,6歲的他跟著父母從廣州遷居香港,沒多久香港也淪陷了,於是他們一家又匆匆忙忙的從香港逃到重慶,抗戰勝利後,14歲的他終於能進入上海市南洋模範中學安心就讀,豈知過共內戰隨即爆發,幾番波折後,18歲的他終於落腳美國,並就讀名校哈佛大學,但隨即又在次年轉學麻省理工學院,自此他在美國結婚生子,成家立業,直到1985年,應孫運璿之邀到臺灣擔任工業技術研究院院長,並創立台積電,他就是人稱半導體之父的張忠謀。

 

    「台灣學生要國際化,一定要提升英文能力,第一步就是閱讀外國報章雜誌」,張忠謀指出全世界最好的報紙、雜誌,例如經濟學人、紐約時報都是英文,2017年他更是全程使用英語,對各國前來中研院的研究生演講「我的旅程」, 演講中他提到剛到美國充滿興奮,原本想當作家的他,發現講中文的年輕人,只能在餐廳打工,如果想翻身就必須改學科學或工程,沒想到麻省理工學院碩士畢業後博士資格考被當,於是原本學機械的他進入毫不相干的半導體業。這段時間的轉折與歷練讓他體會到:「學習主要目的是為了工作,次要才是工作外的主題,但絕對不是為了學位------當學習目的錯了,結果就是失敗」!

    

     他曾提過學英文要多注意讀跟聽,到了18歲時如果英文講得不好,要流利地講英文會比流利地寫英文還來得困難,但重要的是你能夠流利地「讀」,要期許自己能夠做到讀英文跟讀中文一樣地流利。他更建議可以給自己做一個測驗,很多英文書被翻譯成中文,兩、三年以後,假如你是願意看原文書而不是中文譯本,並能流利地閱讀的話,那麼你就做到了,演講中他好幾次提到18歲這個年紀,而他自己正是18歲才到美國,不由讓人聯想到這是當年他學習英文的心得與感受。

 

     很少人知道當年博士畢業後的張忠謀,回德州儀器的第一份工作竟然是業務經理,他不僅樂於跟底下的業務交流,了解客戶的意見,更願意直接去接觸客戶,足跡更遍及了美國48州,我們常看人成功耀眼,卻沒看到他們比別人付出更多的汗水與淚水。

 

-----

<學習,不斷提升!!!>

https://reurl.cc/GV7OA

 

#FUNDAY看世界⠀ #FUNDAY部落格

 

上一篇:《悲慘世界》背後的故事!雨果的一生
下一篇:【5種 Mind 用法】Mind 的多種用法解析與例句學習!
同類型文章 —— 專題
Fail 不只是「失敗」!搞懂 fail 的用法,開口說英文...
2025/5/9
2025 最新!線上學英文的 5大方法,輕鬆提升口說與聽力
2025/5/9
什麼時候該用「被動語態」?一次搞懂使用時機!
2025/5/8
回到文章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