✅什麼是被動語態?
在英文中*被動語態(Passive Voice)表示一個動作是「被做的」,而不是「誰去做」。
句子結構通常是:
be動詞 + V-p.p.(過去分詞)
例如:
- The window was broken.(窗戶被打破了。)
相對的,主動語態(Active Voice)會寫成:
- Someone broke the window.(有人打破了窗戶。)
� 被動語態什麼時候用得上?五大使用時機!
1️. 不知道是誰做的事情
有時候,我們不知道動作的執行者是誰,這時就可以用被動語態。
例:My bike was stolen last night.
我的腳踏車昨晚被偷了。(不知道是誰偷的。)
2️. 不需要說出是誰做的
即使我們知道是誰做的,也不一定要說出來,因為重點不是「人」。
例:The classroom was cleaned this morning.
今天早上教室已被清掃乾淨。(重點在教室被打掃了,不是誰打掃的。)
3️. 想強調「事情本身」
當我們想聚焦在「發生了什麼事」,而不是「誰做的」,就可以用被動語態。
例:A new library will be built next year.
一座新的圖書館將在明年落成。(重點是圖書館的興建。)
4️. 在正式或科學語境中
被動語態經常出現在報導、說明文或科學論文中,用來讓語氣更正式、客觀。
例:The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by the team last week.
這項實驗是由研究小組在上週執行的。
5️. 語氣委婉,避免責怪
當不想直接說出是誰犯錯,或想讓語氣更柔和時,使用被動語態是一種技巧。
例:A mistake was made in the report.
報告中出現了一個錯誤。(沒說是誰的錯。)
� 小提醒
雖然被動語態有很多好處,但使用過多會讓句子顯得拖沓、不自然。
� 如果「誰做的」很重要,還是選擇主動語態比較清楚!
掌握被動語態的使用時機,能讓你寫出更自然、得體的英文句子。不論是聊天、寫作還是考試,這都是非常實用的文法工具!
�FUNDAY英語學院:
讓學習英語變得輕鬆又有趣!無論是基礎文法、會話練習,還是考試技巧,我們的專業老師將幫助你提升英語能力,讓你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自信表達。加入我們,開啟你的英語學習之旅!
立即免費加入,讓FUNDAY成為你的英語學習夥伴!https://funday.asia/logi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