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江振誠米其林的傳奇報導,實在多不可數,但無外就是20歲的他,已經成為全台最年輕的法國餐廳主廚,而原本連一句法文都不會說的他,竟毅然的放下一切,隻身前往南法的米其林三星餐廳當學徒,打掉重練的他足足又削了兩年馬鈴薯,才在25歲躍升為餐廳的行政主廚,接著在而立之年,他又獲選為「亞洲10大最佳青年主廚」,又過了五年35歲,他在新加坡創立首間獨資餐廳,然後十年內接連打造了七個品牌,不過除了這些亮眼的成績外,您是否注意到他在接受訪談時,總是不時夾雜幾句流利的英語?
例如他說過:「獨特(Unique)、純粹(Pure)、質(Texture)、憶(Memory)、鹽(Salt)、南法(South)、工藝(Artisan)、風土(Terroir)從一道菜到餐廳的整體理念,八角哲學是我們激發創意與管理創作流程的方法,也是我們奉行的原則。」
他也說過「Body是產品,Taste是獨特性,Aroma是無形的影響力-----做任何創作,一定都要有這三個面向。」他更說過:「技藝可以向大師學習,但是熱情(passion)卻必須從內而外,以堅持(persistence)和耐心(patience),花時間培養基本功。」
似乎沒有一篇文章專門寫他學英文的過程 ,但我們可由一位從他魔鬼廚房畢業的廚師彭天恩口中,得知在米其林廚房工作的壓力,他說那時他終於從擦盤子升格到擺盤,但卻根本聽不懂廚房裡漫天飛舞的英文與法文指令:「一道菜有7、8樣食材,在我還搞不清要擺哪些時,就被迫要跟大家在同等時間內出菜,試想當年隻身赴法言語不通的江振誠,一定也曾遭遇過如此有口難言的窘境。
高中時江振誠曾想: 「有沒有哪一件事情,我可以比別人做得更好?如果有,我就專攻那件事情,這樣一來,就能拉開我跟其他人的距離。」於是當別人去西門町玩的時候,他在廚房練功,到了法國他更從清晨6點工作到凌晨1點,幾乎每天近20個小時都待在廚房,他體會到削一天與削一個月跟削一年的馬鈴薯是截然不同的,如同做一盤菜,跟做一百盤、一千盤菜所需要的策略和經驗也截然不同。他說其實沒什麼祕訣,就是勤能補拙、熟能生巧。---趕緊收好大廚給的密笈!!
-----
<學習,熟能生巧!!!>
#FUNDAY看世界⠀ #FUNDAY部落格 ⠀ #圖出自網路 #江振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