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明已經花了好幾年的時間學英文,卻還是卡在「聽力 」這一塊嗎?因為考試制度的關係,台灣人在聽、說、讀、寫上,普遍比較擅長在「讀」,隨著高中加考英文聽力這項科目,相信大家又更有動力想將英文聽力變強吧?要聽懂母語人士說出來的英文,關鍵就在於要聽他們發出來的「聲音」,而非去聽懂「單字」。
我們查字典的時候很容易拘泥於kk音標,把每個子音t, d, k, g,強調得很清楚,但其實語言的特性就是「自然隨性的」,所以阿豆仔在講話的時候,用一般的速度自然而然會把很多子音模糊化,舉個中文的例子,我們寫字會寫:「這個樣子的話……;照這樣下去……」但是用講的呢?你大概已經脫口而出:「醬子的話、照醬下去」對吧!同樣的,英文裡面,像是city、writer、butter等等,「t」不會發得這麼乾淨,會有點接近於「d」的聲音;而也不是每個母音嘴巴都要張很大,通常不是重音的母音,口型比較小、會輕輕發出接近中文「ㄜ」的音:比如說England不會唸成「英格累恩ㄉ」,而是像「英格樂恩ㄉ」,這樣舉例應該比較有概念了吧?
接下來我們要練習的方式是,當對照著Funday裡的文章聽老師的朗讀時(尤其是C1的文章,老師會用最自然的速度朗讀),不要在大腦裡自動「校正」老師的發音;不要覺得這個單字應該是這樣拼,就把子音母音過度清楚的發音覆蓋上去,記得:人講出來的話語都是句子,而非一個個單字,所以你要記住的聲響也是單字在句子中出現的發音模式。而當老師讀完時,你要跟著念一遍,唸得也是盡量去模仿跟朗讀音檔裡一樣的發音,而不是自顧自看著句子,又念出自己覺得對的、太「字正腔圓」的英文。一旦熟悉了自然的發音,在聽阿豆仔迸出整串連起來的英文,就不會覺得他們講出來的字和課本裡寫的有出入囉!
其實在教學上,這也常常是老師的兩難,到底要教導自然的發音,還是教科書上一板一眼的音標呢?Funday平台想出了最好的解答,在簡單的文章等級(A1 A2)中,老師會刻意放慢速度,把每個咬字都發到最乾淨、最清晰讓初學的朋友跟上,把基礎的學好後進階到B2 C1等級,就能掌握自然的發音了。快把程度提升,一起挑戰更高級的文章吧!因為這才是真正的英文聽起來的樣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