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老人走了一段很長的路,
他疲憊的問時間,說他還有多少時間可走?
時間告訴他:還有多少時間已經不重要,看你還能做些什麼事才重要。」
--作家 黃春明
某次在作家黃春明先生的臉書上看到這段話,突然感到,是否只有生命將盡的老人才須思索這個問題?因為雖然每個人都有24小時,但不是每個人都能好好把握今天;而且更難預測的是,也不是每個人都能擁有明天。
有時在咖啡廳,看到一群也許年輕時出社會早,也退休的早的長輩,談論自己退休後閒逸的生活。偶爾找朋友們聚餐,或一年出國數次,走馬看花般地打發時間,如何安排看似用不盡的日子成了每日的煩惱。而回頭看看正值青壯年的上班族,言談間,流露出對現下生活的無奈、迷惘和無法企及的理想,思索如何走進下一個階段,而在這尋覓晃蕩間,已蹉跎許多大好時光,除了感嘆也無其他作為。
但仔細想想,其實絕大部分的人,當你在困惑、迷失,找尋不到自己心中的目標時,某方面來說,其實是在濫用自己的幸福,因為比起很多人,你還有這樣的時間可揮霍。
人的一生可長可短,也許活到70、80歲,仍有許多未竟的夢想;也許在青壯年時即結束人生旅程,但離開時,也覺得此生完滿。人生是由一件又一件的事件串連起來,時間就猶如那條線。當你通過完成一件事情,才能感到時間的存在。在你的生活中紀錄、標註著,逐漸立體構築起來。時間,不是時鐘上的時針分針的交錯疊合,而是你心裡對自己、事物、生命的投入,在這時間的軸線上記錄著多少。不要在寶貴的時間裡,安慰說服自己,過一個得過且過的虛度人生。
對自己守時
生活在社會群體中,我們瞭解對別人守時的重要性,但對自己,是否也是如此?離開周間的上課日、工作日,屬於自己假日的時間,是否有好好安排與落實?每年對自己的期許、計畫、夢想,是否都有如實地完成?如果對今天的自己無法守時,又何須談論未來的人生?
認清想要與需要
在現今快速變化的網路科技下,形成另一種虛實交錯的生活,比起過去充滿了更多誘惑,與引導生活的走向。但要認清與明白,科技是用來輔助,而不是被其制約。適時減少在網路、3C用品的時間,畢竟虛擬的世界,不是你真正的生活。也莫將自己心中「想要」的玩樂,美化解釋成工作上「需要」的付出。不只是花費在網路上的時間,也要屏除生活中不重要、也不必要的事物,才能找回主控時間的感覺。
擺脫追逐鎂光燈下的名牌人生
當一個人可以掌握自己的時間時,也不要迷失在群體社會間的競爭與比較。比較成績學歷、工作頭銜、薪資財產、社經地位等。當你盲目追尋這些表象時,最終將明白,這是一場永遠不會結束的競賽。也許在某個階段,這些事物是達到成功的一種手段,但這是否就是你人生的目的?過度向外界攀緣,尋求地位、名利,則容易迷失心中的目標與優先順序,在不停消逝的時間中,遺失了真正有價值的東西。唯有傾聽自己內心,才可以終止這場競賽,當自己人生中的裁判。
The Present:現在,就是最好的禮物
想想時間對老人說的話:「還有多少時間已經不重要,看你還能做些什麼事才重要。」過去的記憶、未來的嚮往,都比不上眼前這個當下來的真實。也許就像“Present”這個英文單字,代表著「禮物」,也代表著「現在」。過去已逝,未來將至,唯有活在當下,才是最好的禮物!